从现在起,还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

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,都是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。有些家庭,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理想而发愁;还有些家庭,在报高考志愿时,孩子与父母意见不统一,也会闹得非常不愉快。比如,父母想送孩子学医,而孩子偏偏喜欢学考古;有人想到离家很远的大城市去闯**,而父母却极力劝孩子留在当地的大学……于是,一场场“辩论”开始讨论孩子的未来与去向。

很多时候父母都会自诩走过的路比孩子吃过的盐还要多,他们谈起人生和经验,的确是把孩子给震慑住了。而没有主见的孩子,在有立场的父母面前,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战斗力,以及自己的权利。于是在父母的“指导”下,孩子步入自己并不向往的大学,读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。最后等待他们的,是迷茫与无趣的四年。

也许有人觉得这么说太绝对,难道父母的决定是错的吗?父母这么做是用心良苦,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未来,避免他们走上一条弯路。这也是我们要说的关键点,这个决定,真的应该由父母来做吗?孩子的事情,更需要他们自己的考量,多番对比与思考之后,最终应该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!

父母在孩子的心中,角色非常多。他们既是父母,也是朋友,还是心灵导师,以及生活顾问……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,首先看到的是爸爸妈妈,在以后的岁月里,两代人在一起生活相处,会培养出无可替代的亲情。也正因为如此,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信任,习惯在做决定前询问父母的意见。而到了父母这里,则变成大包大揽,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样的决定。整个过程中,父母看似是替孩子做对了一道人生的选择题,可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越俎代庖。

北大推出了一个宣传片叫《星空日记》,讲述的是一个孩子“摘星星”的故事。主人公何晓东从小就喜欢仰望星空,心里一直有个摘星星的梦想。但是,周围的人都嘲笑他,认为他是痴心妄想。终于,他等到了18岁这一年,他考了足够高的分数成功拿到北大的通知书!

可是当他跟父亲说出“我要读天文学”的时候,迎来的却是父亲的斥责。最后,他填报了经济学专业。就这样,他来到了北大,读了父亲希望他学的专业,这个专业将来毕业好找工作,他再好好赚钱。这是父亲的期许,用心为他规划的道路。

可是,何晓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去旁听了天文学课程,唤醒了他尘封许久的星星梦,从此就这么一发不可收拾。他的热爱写在了脸上,也写在眼睛里。天文学的老教授注意到了他,并鼓励他把这个梦做下去!

于是,他成了修“双学位”的人,一份为了生活,另一份是为了梦想。终于到了毕业的时候,他又面对着一道选择题。是走入社会签约好工作,还是继续念天文学呢?如果父亲还能替他做决定,想必他会被推进第一条选择里,心存不甘却毫不犹豫地走下去。但是这次,他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了!几番挣扎,面对梦想和现实,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摘星星的梦想!

这部影片,看似讲的是北大包容的精神,实际也是在说父母的教育。这位父亲,否定了孩子的梦想,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。这看似是为孩子好,却让主人公兜兜转转多走了许多弯路才回到了最初追求梦想的地方。好在一切都还不晚。可是我无法想象,如果这时候父亲再次跳出来替孩子做决定,签约大银行,去工作、去赚钱,那么主人公这一生是不是就失去了追逐梦想的机会。

艺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影片中,父亲果断让孩子改志愿的画面,是那么的熟悉。据我所知,现在好多高校都是可以调换专业的。不管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,他都处在摸索的过程。如果读了一段时间,发现自己极度不适合某个专业,是有回头的机会。所以父母们不必害怕。从现在起,把做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吧,这是尊重,亦是支持。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会做出错误的决定,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可没人天生会走对每一步,孩子和家长都是一样的。我们信任自己的孩子,是把决定权还给他们的一个大前提。如果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信不过,又怎会对他们的决定有信心?

高考仅仅是我举的一个例子。就是为了让读者看清,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,怎么做,是需要从小培养的。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,培养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。一旦他们有了思考的经历,就能在不经意中,培养出一系列的思维能力。

有人会纠结时间节点的问题,他们会问:“什么时候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?5岁?10岁?还是要一直等到他们成年?”事实上,答案是从小时培养,从小事培养,放手的时间越早,孩子才能进入自主自动的成长过程,从而能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
孩子小的时候,会跟爸爸妈妈要礼物。究竟要什么礼物呢?是孩子说了算?还是家长替孩子选?我曾经在商场看到过一对母女,听到了这样的一番对话:

“妈妈,我想要这个娃娃。”

“宝贝,咱们不要这个,家里已经有一堆娃娃了,妈妈给你买个机器人,可以编程的那种。”

“我不喜欢编程机器人,我就想玩芭比娃娃。”

“芭比娃娃有什么用?编程还能开发大脑,就要机器人!”

孩子最后没有买到想要的芭比,不知道妈妈替她选的那个玩具,她是否会喜欢?她离开的时候,我并没看到她有收到礼物时的开心反应。反而是妈妈一直在旁边念叨:“你懂什么,什么玩具也不会选,我给你选的这个多好!”

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插曲,却让我们反思良多。玩具是买给孩子玩的,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可以买或者不可以买,理由是什么。却不能替孩子决定要玩什么,必须玩什么。其实那个女儿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,但是被妈妈拒绝了她的要求,擅自为孩子选了一款“为你好”的玩具。这种教育和陪伴,浪费再多时间和金钱,也是失败的。

如果你的孩子,并没有果断的决策力,家长也不应该收回他们做决定的权利。这个时候,为孩子缩小选择范围,讲解优劣,启发孩子转动自己的小脑筋,最终孩子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的。

教育就是这么“麻烦”的一件事,它需要极大的耐心,也需要丰富的策略。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空空的杯子,往里面装什么,需要孩子自己去挑选才能真正地丰富自己的人生。即便父母精挑细选出最美的东西,也只能问问孩子:“你喜欢吗?需要吗?”而不是擅自就塞满孩子的空杯。

从现在开始,还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,就是做父母对他们最大的尊重、最暖的陪伴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